2024-12-29
分享到
三个皮匠报告—— 严选型全行业研究报告分享下载平台,您的专属行业智库!
遥感卫星是指在轨道上发射,以观察地球上目标信息和科学用途为主要目的的人造卫星,是由人造衛星組成的整体遙感系統。遥控卫星运 運控制伺服系統的统称,即由遙控、指令及監控系統构成的人造航天器做為技術手段,操纵遙感卫星達到某種科学目的的一種系统。 最初的遥感卫星应用的是红外,紫外等波段观察地球,进行大规模的低分辨率和高特性地球观测,生动地表现了地球的天然 和人为景观,并且在气候、灾害变化和多种环境意义上提供了客观、系统的数据资料。
遥感卫星是指处于宇宙空间(活跃状态)的人工航空器,以观测地球的大气、地表或海洋的物质分布或活动的样式,获取物理过程及其相关联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像,以及通过各种传感器所提供的具有空间分辨率和时间特性的物理参数和化学成分信息,用于地球观测的技术实施行动。
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遥感技术从最初的低分辨率观测,经历了从高分辨率到超高分辨率,从静态观测到动态实时观测,从单纯的覆盖观测到多目标的多模态观测的快速发展。几十年间,形成了基于不同卫星若干传感器的多模态、多波段空间高精度地球观测监测技术体系,再配合相关的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了各种对地观测信息的采集和综合利用,从窄波段到宽波段、从中期像元到高分辨率产品的技术,从单波段到多波段、从模拟数字信息到全数字技术的转型,使得当今的遥感地球观测水平,远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被发展国家不断推广应用于全球环境安全领域,帮助人们对地球环境多系统进行监测和评估。
自赫林堡实验室发射GSS-1号卫星,成功拍摄地球照片以来,遥感的应用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近几十年来,我们发射出以Landsat、SPOT以及由美国宇航局及重大国际联盟等发射的多轨道、多功能、多传感器的高精度遥感卫星,这些卫星被广泛应用于广义的地球观测,同时涉及到地质、环境、农业、森林、海洋研究成果的应用和科学的探索。
从遥感卫星发射到今天,我们在技术、理论、仪器器以及应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为我们的全球观测打好了基础,今后的应用前景非常有前景。构建完善的实时、全面、动态的遥感高精度全球观测系统是我们研发方向。另外,还可以探索建立完善的非空间组合监测技术体系,应用空间技术和其他传感器组合,进行地球系统多灾。
遥感卫星,又称遥感卫星系统,是由推进剂发射升空的可见光、红外、气象物理和激光雷达等超波段设备组成的复合通信卫星系统。遥感卫星的的工作往往是以高空观测的任务为主,而且它使用较少的资源和能源就可以给大地提供连续的、准确的观测数据,有利于科学研究及应用领域的发展。
遥感卫星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发展着陆器进行地球空间观测的研究成果的获得大大的推进了遥感卫星的出现和发展。具体来说,当时苏联(前苏联)正在发展波斯尼亚•塔齐奥尔-1号卫星,在这个卫星上搭载有三台著名的红外相机,使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射遥感卫星的国家。在苏联(前苏联)之后,英国、法国等定向发展遥感卫星,美国则启动了地球可见光技术实验计划。至于日本,则实行了多普勒微波遥感技术实验计划,把激光雷达作为日本的一项重要的遥感研究课题。1960年1月31日,美国发射的第一颗图像遥感卫星已经开始对实地进行调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成立,遥感卫星的发展逐渐得到提升,如果单从重大的发展突破上来看,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红外遥感卫星、气象物理遥感卫星和气象遥感卫星等。其中,红外遥感卫星利用温度光谱特性,可以捕捉植被土壤和临近地海洋中的温度行为和温度分布,它可以解析出地表上实物结构,以及空间分布特征,这样可以满足各个诸如:资源监测、环境规划等不同领域的应用。而气象物理遥感卫星则可以利用热释电观测技术,来对大气和水体环境中的空气温度进行检测和分析,还能从超高分辨率的特性出发,实现大量空洞的快速探测。同时,气象遥感也可用于进行大气环境、气候变化和风暴事件发掘,有利于气象预报和国土空间管理。
(1)军事活动:遥感卫星可以提供多种观察对象的图像,包括从自然环境中收集的数据,军事目标的数据的精确定位和追踪,特别是在与其它国家发生冲突时,它可以提前清楚地掌握目标位置,把握战略机遇,以赢得优势地位。
(2)灾害预警:遥感技术能够准确客观地记录、测量灾害成因以及变化,对研究灾害规律有重要意义。目前,太阳黑子观测、气象遥感、地面气象观测和台风模式模拟诸多工具正被用来预测灾害风险,它们最终汇集到一个灾害风险评估系统中,以便计算和评估不同程度的风险,能够早日发现灾
本文由作者AG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状况报告(2023)(85页).pdf
波士顿咨询:2024年全球财富报告:生成式AI引领财富管理新纪元(20页).pdf
the Valuable 500:2024自我认同资源指南白皮书(45页).pdf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优秀案例集(2024)(122页).pdf
前瞻: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人形机器人量产及商业化关键挑战(59页).pdf
IDC:2024技术革新引领未来——生成式AI塑造核心发展引擎白皮书(52页).pdf
百度智能云: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发展应用研究白皮书(71页).pdf
CMF:2024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66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