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9
分享到
北京时间1月7日09时0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北纬28.50度,东经87.45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作出批示。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立即按职责启动民商航天应急响应机制。通过民商联合规划系统开展多星联合应急任务规划,统筹调度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天仪研究院、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等民商单位的卫星对定日县及周边区域进行应急成像,并同步查询灾区历史影像,第一批成像的3景遥感数据及灾前历史数据已于1月7日13时40分紧急共享至国家减灾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高分西藏中心等单位。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将继续密切关注西藏日喀则地震灾害状况,全力做好应急卫星数据保障,对地震地区持续跟踪观测,第一时间将灾情地区影像数据提供给相关单位,为地震抢险救灾、灾害评估等工作提供遥感卫星数据保障。
星河动力航天将于近期择机实施“谷神星一号(遥十)”商业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任务代号:Auld Lang Syne。 谷神星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徽章已发布。
近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了首届“镜头里的航天精神”短视频大赛。 航天科技集团官方节选推送本届大赛优秀作品,推送《航天精神“手”护者》。
《航天精神“手”护者》:勤劳的双手可以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是无数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每一双手的背后是汗水和泪水,是光荣和梦想,更是航天精神具象化的体现,一双双手汇聚在一起,凝结成了建设航天强国的磅礴力量。本片取材自一线生产现场,聚焦于“手”。“手”与“守”同音,代表航天人用实际行动赓续航天精神、砥砺强国担当。
近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2024年全国科普日有关组织单位和活动予以表扬的通知》,中国宇航学会被评为2024年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中国宇航学会组织开展的万场报告话前沿——中国宇航学会专场活动、澳门太空梦想计划活动、2024年广西国防科普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2024国际空间科学与载荷大赛、青春报国正当时——青年创新实践作品展5项科普活动被评为2024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近日, 美国宇航局正式启动“月球回收挑战”(LunaRecycle Challenge),计划通过众包解决方案开发创新的月球废物回收技术,以支持未来的月球探索任务。该项目总奖金高达300万美元,旨在激发全球设计师、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创造力,寻找轻质、低能耗的废物回收方法,为太空任务减负,同时促进地球上的废物管理创新。
根据NASA科学家估算,目前将一磅物资送往月球并返回地球的成本接近10万美元。这意味着宇航员必须对随身携带的每一样物品都精打细算,包括如何处理任务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如包装材料、织物和结构元素等。
NASA在宣传视频中强调:“宇航员需要充分利用他们带到月球上的一切,甚至是垃圾。”挑战赛的目标是开发创新技术,将这些废物转化为支持外星科学和探索的有用资源。这些技术如果成功,还可为未来火星探险提供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