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5
分享到
2024年12月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海哨一号”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光-SAR结合技术的遥感卫星实现了国产化自主研制。“海哨一号”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我国在遥感观测、数据通信和空天信息服务领域增添了重要砝码。
“海哨一号”是国内首颗光-SAR结合的新型遥感卫星,由西安星际云网公司联合海南空天信息研究院、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以及中科卫星集团共同研制完成。这颗卫星的技术核心在于通过光学与SAR(合成孔径雷达)数据融合,实现全天候、全时段的高分辨率遥感观测。相比传统遥感技术,光-SAR结合的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目标识别精度与观测覆盖能力,为防灾减灾、农业监测、海洋观测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在此次发射任务中,京济通信自主研制的有源相控阵天线、测控星间通信机等核心产品随“海哨一号”成功入轨。这些产品不仅保障了卫星测控与通信链路的高效稳定,还体现了我国在星载通信与电子设备领域的自主研发实力。截至目前,京济通信的星载产品已在轨应用超过1570台/套,累计服务星箭任务超达265颗次。这些数据不仅是对其技术可靠性的最好证明,也反映出其在商业航天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测控星间通信机: 提供精准的测控与数据交互能力,确保星间通信链路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有源相控阵天线: 实现高灵敏度、高带宽的信号传输,助力遥感数据的高效回传。
京济通信在本次任务中所展现的技术优势,离不开其多年来对星载通信与综合电子系统的深耕细作。从卫星高速数传到相控阵天线,从星载综合电子一体化到星船基站通信,京济通信的产品已覆盖多个航天关键技术领域,其技术应用成果在行业用户中获得高度评价。
随着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迅猛发展,从“天基信息网”到“星地协同”,从遥感卫星到卫星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投身其中,形成了良性的协同创新生态。作为该领域的重要技术单位,京济通信始终秉承“立足宇航、面向应用”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我国商业航天技术走向国际前沿。
未来,京济通信将继续以多科融合和产研并举为核心策略,在测控通信、数传技术、微波成像载荷等领域深化布局,努力突破更多技术瓶颈,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更多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