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31
分享到
上个月月末,我国的力箭一号运载火箭飞行实验任务失利,发射失败,这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科宇航也第一时间发布了声明,表达歉意的同时,承诺会尽快排查故障原因,且会第一时间向大众公布。
我国航天事业如日中天,近二十年完成了从无到有的一系列突破,却也存在一些细小的问题。
2000年之前,我们没有载人航天的案例,没有空间站,没有卫星导航系统,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的针对下,被排除在国际航天事业之外,孤立无援。
如今我国依靠自己,不仅实现了载人航天任务,成功建立了独属于我国的空间站,拥有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实现了世界首个月球背面取壤任务。
我国的航天员也在空间站实现了半年轮班制,每半年会有新的宇航员进入空间站,替换已经在太空中工作半年的队友完成未完成的使命,进行各类太空实验。
从一无所有,到世界领先,我国仅凭一己之力,做到了与世界各国合作后的航天技术拥有同等水平。
而完成这一系列的成就,除了需要科研人员众志成城,共同努力,还需要科学院和企业的通力合作。
力箭一号,就是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中科宇航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研制的,也是我国首型固体运载火箭。
力箭一号拥有6项关键技术,还有13项是国内第一次使用的技术,主要是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和近地轨道卫星,属于四级固体运载火箭。
这款火箭的运载能力强,起飞推力可达到200吨,且机动性强,用了“三平一垂”的方式,对发射塔架的依赖非常少。
力箭一号性价比高,成本较低,采用的是箭上航电一体化设计和地面测发控新方式。
在兼顾发射成本低的同时,还可以简化发射流程,对于中小型低成本的快速组网的卫星非常适合。
力箭一号从2020年开始研制,2022年力箭一号完成首飞,成功进入预定轨道,首飞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是1500公斤,将6颗卫星送入太空。
原来让耗资如此巨大,技术如此精密的火箭发射失败的原因,只是一截小小的电线。
在国际局势如此严峻的今天,我国的细微动作,都会被某些国家无限扩大,而12月27号,我国的力箭一号发射失败,更是让网友们大为震惊。
当天,力箭一号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准备,一切准备就绪,九点零三分,力箭一号点火起飞。
火箭缓缓升空,一级、二级分离正常,未发现故障,一级二级飞行正常,整流罩分离正常。
据数据来看,火箭的三级发动机点火后,其三通道姿态角偏差测量值开始急剧增大。
火箭发射出现故障,在自身检测后,为安全控制,主动开启自毁,飞机飞行宣布失利。
在短时间内,一场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故就此结束,就连科研人员同样没有预料到,中科宇航立即成立调查委员会,和相关部门进行配合,组织资深的航天专家深入调查。
民众和专家组都迫切需要知道,这次事故到底是技术原因还是深层次的管理原因。
原来三级发动机点过后,在内部的三级伺服热电池在返工的时候,需要通过一个激活回路的导线。
此时的激活回路因为受到了外力造成了损伤,之后火箭发动的过程中,火箭的内部开始震动,这跟导线在力学环境的作用下,发生了断裂,两个元件之间也断联。
电池组不能正常输出,导致三级伺服机构未按指令动作,姿态失去稳定性,火箭启动自毁,任务也宣布失利。
21号,中科宇航组织人员对故障结果进行审查,相关人员进行了遥测数据分析、地面试验仿真和故障排查试验,问题定位准确,机理清楚,完成了举一反三,确定可以归零。
本次故障的后续处理完美落幕,但是事故反映出的问题,却仍需继续改善和深究。
科研事业允许有意外发生,当然也可以存在失利的情况,但同时,因为火箭的成本原因,和关系到的重要事业,这种情况应该尽力避免。
希望我国的航天事业可以越来越好,也希望这样的情况不要再次发生,我国所有的火箭、卫星,都能成功进入太空,为我国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