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3
分享到
以多年积累的顶级专家资源,精选推荐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重量级专家,2025已开放合作邀约。如有大会发言、企业内训、代言背书、技术合作等需求,请联系他山石智库。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人工智能正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研究模式,更在重塑整个科技生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我曾出版过一本关于计算、数据和互联网的书籍,综合来看,数据与计算是当今科技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在数据驱动的时代来临之前,科学研究主要依赖假设驱动。假设的来源,要么是从已有的学术文章中汲取灵感,要么是在实践探索中总结提炼,大部分研究都遵循这样的路径。而如今的数据驱动模式,是相对假设驱动而言的。
这一概念或许有些抽象,不妨打个比方来理解。在人类进入太空之前,从未从地球之外俯瞰过地球,所以最初人们认为地球是平的,后来才逐渐认识到地球是圆形的,历史上还曾有过 “日心说” 与 “地心说” 的激烈争论。人类一直渴望改变世界,当我们拥有了更全面的视角,对世界的认知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阿波罗飞船的宇航员威廉・安德斯所说:“我们原本是来探索月球,最后发现的却是地球。” 这里,“探索月球” 是最初的假设,而 “发现地球” 则是数据驱动下的意外收获。人工智能就具有这样的魔力,它能够帮助我们构建起对世界的整体观认知,这便是全要素的体现。
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哈勃望远镜对未知领域拍摄了大量照片,通过数据分析,带来了许多革命性的发现。数据的魅力在于,它能让我们在对事物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挖掘出隐藏的规律,发现全新的事物。这正是人工智能改变世界的关键所在,也是其价值的核心体现。同时,我们必须明确两点:其一,人工智能的使命并非替代人类,而是辅助人类更好地探索世界;其二,人工智能不是要战胜人类,而是拓展人类认识世界的边界。
在 “人工智能 +” 的发展进程中,机制体制创新至关重要。2024 年 4 月,美国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发布报告《赋能研究:利用人工智能应对全球挑战》,总结并预测了 AI 对半导体、超导体、宇宙基础物理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巨大变革。报告指出 AI 基础设施堪称新的登月计划,是一门全新的学科,这意味着所有科学研究都将迎来彻底变革。
2023 年 7 月,之江实验室开启了新的规划,将计算推至创新能力建设的核心位置。实验室聚焦智能计算,全力打造万卡规模(E 级算力)、支撑万亿参数基础模型训练的新型算力中心,以加速形成 AI 基本竞争力。不仅如此,之江实验室还计划在天上构建千星规模的计算星座。当前,单个卫星的算力多为 T 级,大部分甚至只有零点几个 T,而之江实验室的目标是将单个卫星的算力提升至 P 级,实现 1000 倍的飞跃。同时,改变现有遥感卫星仅通过地面联系的现状,实现卫星之间的互联互通。此外,定义第四种卫星 —— 计算卫星,它将成为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的基础,实际上,如今的导航卫星已经对其有所需求。完成卫星间的互联互通后,一个全新的网络体系 —— 计算星座便得以形成。人工智能绝不能因算力缺失而在太空领域缺席,人类前往火星的漫长旅程(来回约 600 天),离不开算力的支持。而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机制体制创新不可或缺。例如,卫星轨道资源的申请周期通常为 3 - 5 年,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有望大幅缩短这一周期。我将之称为 “三体” 计算星座,即 “计算卫星 + 互联互通 + 机制创新”,这需要与众多研究机构和企业携手合作才能完成。可以说,如果无法明晰机制体制创新的方向,就难以实现 “人工智能 +” 的创新突破。
之江实验室在计算和互联互通方面的基础技术已在太空得到验证。我们的目标是在 5 - 8 年内,建成拥有 1000 颗卫星的计算星座,达到 E 级规模的算力。我们研发的计算卫星采用 “12 + 1” 的模式,其中那独特的 “1” 颗卫星是 3D 打印而成。卫星发射成本不仅取决于制造费用,更与重量紧密相关,一公斤载荷的发射成本高达 10 万元,一颗 500 公斤的卫星发射成本就是 5000 万元。为了减轻卫星重量,采用 3D 打印技术和金属空心材料成为唯一选择。之江实验室经过近 100 万种结构的计算,才找到了理想的金属空心结构,这种材料强度远超普通金属,重量却比木头还轻。这不仅使卫星重量减少 30%,还将生产周期压缩了 50%。
过去,每颗发射上天的卫星都是独立的,无法充分发挥其全局价值,而且一旦遇到云层,拍摄的照片就失去了意义。人工智能的介入将改变这一现状,只要卫星与 “三体” 计算星座相连,就能立刻产生价值。我们还有更大的抱负,如今全球能够发射大规模卫星的国家寥寥无几,主要是中美两国,许多国家能发射一两颗卫星就已达到极限。我们计划将这些国家的卫星与我们的计算星座互联互通,让它们也能发挥更大的价值,这无疑是中国对世界航天事业的重要贡献。
最后,我想总结三个关键因素:一是人才的密度,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高密度的人才汇聚能为科研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二是科研的强度,科研投入固然重要,但高强度的科研攻关才是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三是创新的加速度,常有人问我们与国外在科技领域的差距,其实差距本身并非最重要的,创新加速度才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没有加速度,即便当下领先也会逐渐落后;拥有加速度,即便暂时落后也能迎头赶上。人才的密度与科研的强度,将共同铸就我们创新的加速度。
这个时代令人激动不已,新质生产力正在蓬勃兴起。传统生产力依赖电、水、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而如今,以人工智能和 “人工智能 +” 为代表,以及云计算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出现,引发了技术革命、机制革命和基础设施革命。在这三重革命的基础上,新质生产力得以茁壮成长。我有幸身处这个人工智能的时代,又在之江实验室获得了如此难得的实践机遇,深感责任重大,也满怀期待,相信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科技创新将不断迈向新的高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
他山石智库 2015 年来商业合作数百位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两院院士、藤校牛剑院长教授、世界500强领导者、联合国高层及 openai 创始人等人工智能科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及《未来简史》作者赫拉利;世界首富马斯克母亲梅耶·马斯克等。为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政府举办的国际化论坛、峰会提供演讲嘉宾;为阿里、腾讯、字节、百度等公司大会提供演讲嘉宾,并运营诺贝尔奖专家领衔的品牌代言背书和海外传播。他山石智库还应用独一无二资源,送数百位中国学子去美国常青藤及前三十大学,英国牛津,剑桥等名校留学。创始团队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新、清华、麻省理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中国最宜居城市?ChatGPT、DeepSeek、Grok等AI人工智能怎么说
2025乒乓球亚洲杯四强出炉!国乒7胜2负,女单包揽四强,男单占据3席
曝大学生找兼职被8块钱的时薪惊了,还被招聘者嘲讽:认清自己的份量,边角料!
它仅用不到 5% 的国防预算,凭借不到 250 人的团队,就为颠覆性技术筑牢根基…|智库观察
巩俐在1986年中戏写的论文得了个“良”,看看她写的这字能拿个“优”吗?
DeepSeek+阿里云+腾讯云,有望出现十倍牛股的十朵金花!(名单)
中国股市最赚钱的人:牢记上升三法一买就涨,下降三法一卖就跌
机票价格大跳水!多个城市热门航线元卖上海迪士尼山寨VIP套餐!被判部分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