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8
分享到
估值60亿元的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星宇航”)日前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准备赴港IPO。成立七年,国星宇航先后经过多轮融资,2024年最新一轮融资中获得5.375亿元。不久前,国星宇航自主研发的全球首颗搭载AI大模型的科学卫星发射成功。其“星算计划”也备受瞩目。
国星宇航成立于2018年,以商业航天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致力于研制商业卫星,保证稳定的运营管理,并根据客户广泛场景应用需求提供星基解决方案。国星宇航致力于商业卫星星座建设,构建天地一体化AI基础设施,面向全球范围稳定持续提供广泛覆盖、低成本、低门槛的商业化星基解决方案与天基智算服务。截至目前,国星宇航在轨卫星达20颗。通过自主研发的低成本快响应卫星研制技术体系、全栈AI卫星网络技术体系、高机动快速重访卫星技术体系,形成了面向B端、G端、C端不同应用场景的卫星互联网产品,已服务上百家政企客户。
国星宇航由卫星互联网领域的科研院所及部队领军人才创办,科创四川获悉,国星宇航创始人、董事长陆川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拥有通信工程工学学士、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管理经济学理学硕士以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工学博士学位,是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正高级工程师。他有着近20年人工智能、航天及通信工程研究经验,在公司负责整体战略规划、重大业务决策,监督管理系统运作效率及产品研发工作。
联合创始人、CEO王磊投身航天领域超20年,2002年进入中科院从事遥感应用研究,2007年加入原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洞察我国太空大数据应用痛点后,与陆川共同深耕AI卫星技术产品研发与应用。
首席科学家徐扬生院士1958年4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是中国空间机器人与智能控制专家,同时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等头衔,担任香港中文大学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工程学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为公司的技术研发提供了顶尖的学术支持与指导。
国星宇航核心团队由院士领衔,成员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央企、部队、互联网大厂。副总师以上级别全职核心技术人员超20人,构建起卫星研制、AI算法、数据应用、上市公司运营的复合型核心团队,硕博比例达七成以上,平均从业年限超15年,国星宇航正以“超豪华阵容”跻身卫星互联网“独角兽”行列。
据招股书显示,北京星融宇航持股比例达23.51%,北京新时代空间持股10.07%,其他投资者累计持股66.42%。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陆川有权通过北京新时代空间及北京星融宇航(由陆川作为其各自的普通合伙人控制)行使已发行股份总数48.71%附带的投票权,北京星融宇航与各一致行动股东之间的一致行动安排将继续有效,陆川通过北京新时代空间及北京星融宇航将有权行使已发行股份总数百分比附带的投票权。因此,陆川、北京新时代空间及北京星融宇航构成一组控股股东。
自成立以来,国星宇航发展迅速,融资历程也备受关注。2018年9月,国星宇航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深创投为主要投资方。2019年1月,由万科领投获得近亿元A轮融资。2020年4月完成1.5亿元A+轮融资。2021年11月,完成B轮融资,由恒健控股领投,东方福海、青创伯乐、东莞金控等跟投。2022年1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为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8月,完成C轮超5亿元融资,由洪泰基金领投。科创四川获悉,国星宇航成立七年以来已完成超10亿元融资,估值超60亿元人民币。
科创四川从招股书获悉,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国星宇航已成功完成13项太空任务。去年底,国星宇航成功完成全球首次卫星在轨运行AI大模型的技术验证,验证了模型在太空环境的运行适应性、卫星平台的可靠性和在轨AI计算性能的有效性。基于AI智算卫星不断迭代的先进功能,国星宇航正在积极推进「星算计划」,旨在建设由2800颗AI智算卫星组成的天基算力网。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星算计划下2800颗AI智算卫星的轨道及频谱已通过国际电信联盟的审批并公示。
国星宇航采用阶段式发展战略,每周一步都有着清晰的规划。2018年到2022年,国星宇航专注于自主开发AI有效载荷,验证在太空复杂工作环境下的星上AI技术应用能力,这一阶段发射了自主或共同开发的数颗AI有效载荷及AI应用卫星。2023年至2027年,基于AI应用卫星和市场验证,国星宇航开启以灵境引擎为代表的遥感数据自动化空间升维技术的迭代与市场推广。2022年11月,国星宇航正式推出灵境引擎,推动卫星遥感数据从传统的二维卫星遥感数据到更为先进的三维解决方案,大幅提升星基解决方案的深度和范围。下一阶段,国星宇航预期完成并运营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AI基础设施,并基于该基础设施提供商业化星基解决方案与天基智算服务。
财务数据显示,国星宇航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目前仍面临一定的盈利挑战。2022年、2023年度全年2024年前九个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77亿元、5.08亿元和2.37亿元,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然而,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9090.7万元、1.39亿元和2.14亿元。从业务结构来看,星基解决方案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2023年度全年2024年前九个月,星基解决方案的业务收入分别约为1.03亿元、4.60亿元和1.93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58.0%、90.7%和81.5%。
机会清单1:百亿规模产业资本“求购”4类企业四川超过百亿规模产业集群,委托科创四川面向全球寻找匹配4类客户资源:“投早投小”有掌握核心技术人才领军创办的硬科技项目;四川25条产业新赛道(6“主”19“快”)排名前10的企业或细分产业赛道排名前5的科创企业。6条“主赛道”包括:人工智能、商业航天及卫星网络、绿色氢能、智能网联汽车、生物技术、低空经济及无人机。19条“快车道”包括:先进存算、下一代移动通信及智能终端、信息系统密码及安全、新型工业母机、先进核能装备、高效太阳能电池、超高清视频显示、工业元宇宙、激光装备、下一代操作系统及应用、新型储能、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智能传感器、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机器人、新制式轨道交通、固态电池、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核医药。战略新兴产业赛道非上市公司,年利润超过5000万,愿意接受国资背景产业资本并购;已上市公司,年利润超过1亿以上,有愿意接受产业资本并购。
机会清单2:世界500强企业全球寻求大交通、绿色能源并购标的净资产超过1.5万亿世界500强企业,委托科创四川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优质大交通产业赛道头部企业及优质资产,包括不限于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上下游配套优质企业例如头部大交通及绿色能源形成配套及战略产业协同的战兴产业优质企业等。特殊要求:有意愿转让实控权。
机会清单3:某上市公司拟并购硬科技企业科创四川受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委托,目前正在成渝地区寻找年利润2000万以上,有意愿接受上市公司并购的硬科技企业。欢迎企业自荐或有相关一手资源服务机构,接洽商谈。
机会清单4:成都资产数十亿民企求购产业资产成都资产数十亿民企,委托科创四川在成渝地区寻找优质带租约产业厂房资产;长租公寓资产。限资产实控人“直客”,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