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8
分享到
近日,2025年 “未来科学家” 培养计划学员名单正式揭晓。根据学生们在科学精神、科研素养、探索动力等方面的复评表现,导师们综合评定,遴选出2025年“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的100位正式学员。
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近20位导师的严格评审,斯坦星球ideaLab3名学员从全市200名复评精英中强势登榜,成为未来科学界的“种子选手”!
“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上海中心联合实施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旨在通过顶尖科研资源、科学家指导及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2025年01月至2025年10月,为期10个月,包含云端学习、科学沙龙、实验室实践等活动。
学生可进入上海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微小卫星研究院等国家重点实验室,接触电子显微镜、卫星检测设备等尖端仪器。参与钙钛矿电池、蛋白质设计、光催化等前沿课题探究。
由WLA青年科学家、高校教授组成的指导团队,帮助学生拓展科研视野。优秀学员可参与世界顶jian科学家论坛(WLF),与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得主及青年科学家面对面交流,学习科研方法与科学精神。
在科学沙龙中接触“人工智能+合成化学”“量子计算+医学”等交叉领域,通过“科学素养提升营”前置学习任务,培养独立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
入选经历可写入高校自主招生(如复旦、交大)、综合评价申请材料,优先录取。优秀学员可获WLA推荐信,助力申请MIT、斯坦福等顶jian院校。
“未来科学家”报名需提交近三年内获得市级及以上科技创新类赛事(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宋赛、雏鹰杯、创客新星等)的获奖证明,申报项目须具备原创性、科学性和实践价值三重属性,并附查重报告。
在此基础上,教育部白名单赛事及国际性竞赛的获奖经历将作为重要考量维度,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前沿科技领域具有深度研究积累的项目项目通过率更高。
在顶科探索营中获取的数据,可直接用于竞赛论文或发明制作,实现实验室成果转化。同时,优秀学员可获WLA青年科学家推荐信支持,增强竞赛答辩权威性。
履历闭环:竞赛获奖→入选培养计划→参与国际论坛(如科学T大会)→反哺更高阶赛事
1-3月:冲刺青创赛、宋庆龄等科创赛事,积累获奖材料;(注意:1-3月为赛事报名时间,项目准备需提前半年左右)
8-10月:利用顶科探索营(8月8-10日)的实验室资源优化课题,为次年赛事做准备。
“未来科学家” 培养计划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高起点、高规格的科创平台。对于有志于在科学领域发展的学生而言,参与该计划是一次宝贵的成长机遇,有望为未来的科研之路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