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分享到
2025年一季度,延边州水环境质量呈现持续向好的积极态势。根据权威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全州24个国考断面中,22个有监测数据的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标准。其中,二类水质断面有8个,三类水质断面为14个,优良水体比例高达100%,同比上升8.3个百分点,且未出现四类、五类及劣五类水质断面。与此同时,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稳保持在100%,为居民饮水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今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延边州锚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加快补齐水污染防治领域短板,完善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水环境治理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在项目建设层面,延边州创新采用“政府+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积极引入专业环保企业参与水环境治理项目。依托大数据分析流域水质特点,针对布尔哈通河、海兰江等重点流域,精准谋划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河道生态修复等项目。
在监管环节,延边州构建“智慧监测+网格化巡查”双管齐下的监管体系。一方面,在入河排污口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关键指标,一旦数据超标立即触发预警系统;另一方面,将监管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组织环保执法人员、志愿者开展常态化巡查,对违规排污行为及时制止。此外,严格规范排污口设置审批程序,邀请专家对每个排污口的选址、排污量等进行科学论证,严把污染物入河关口,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针对汛期,延边州提前制定《汛期水环境应急预案》,组建由水利、环保、气象等多部门组成的应急联动小组。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对河道周边的养殖场、工厂等重点区域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潜在污染隐患。在重点河段设置临时截污设施,防止面源污染随雨水流入河道。同时,加强与上游地区的信息共享,实时掌握来水水质情况,确保全州地表水国考断面在汛期稳定达标。
在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中,延边州坚持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相结合。聘请专业团队对河湖周边生态环境进行评估,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投放鱼苗等方式,恢复河湖生态系统。在城区河段,打造滨水生态公园,增设亲水步道、景观小品等设施,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此外,开展“全民护河”行动,组织志愿者参与河道清洁、环保宣传等活动,引导群众树立保护水环境的意识,共同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美丽景象,不断提升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