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9
分享到
10月24日至25日,第三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株洲举行。这是株洲连续第二年承办此项盛会。届时,开幕式、专题论坛、学术交流等5大板块13场专项活动,将向世人展示北斗技术最新成果,彰显北斗系统在规模应用上的显著成就和广阔前景。
加快培育制造名城的株洲,正以办好北斗峰会为契机,加快推动北斗产业发展,构建具有株洲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天高云淡,从株洲云龙大道向南远眺,眼前这片1.2万余亩的热土,便是湖南北斗产业园。
“天上星星参北斗,北斗园区看株洲。”创业激情持续点燃,赛德雷特商业卫星制造、航天科技卫星AIT产线及公共实验平台、航天宏图无人机生产基地等项目相继进驻,基本涵盖从芯片研发、整星制造到卫星营运。
北斗是全球四大卫星系统之一,可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发展北斗产业,抢占的是未来“制高点”。
从2021年底谋划建设北斗产业园,到今天初步构建商业卫星制造产业链,株洲只花了不过3年时间。
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把株洲作为北斗产业主要承载地。去年9月20日,省委书记沈晓明到株洲调研时强调,要把北斗技术与优势产业结合起来,丰富拓展并做精做实应用场景,发挥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培育制造名城,株洲将北斗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资源重点培育,推进北斗产业发展提质增速,实现北斗产业从起步到起势的转变。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要求,绘好产业发展蓝图,构建良好产业生态,用好北斗峰会等重要平台,打造应用典型,争取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3年攻坚,北斗产业加速崛起。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株洲初步构建从部组件研发、整星制造、星座营运到场景应用的北斗全产业链,时空信息产业集群规模达123亿元。
逐梦北斗,争当湖南北斗产业集聚区“排头兵”,株洲计划通过5年左右,实现北斗产业集群产值规模500亿元,为推动湖南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今年7月,湖南省工信厅公布2024年湖南省产业集群竞赛胜出名单,株洲北斗时空信息产业集群榜上有名。
10月20日,Z1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运动巅峰赛在株洲国际赛车场打响,搭载北斗系统的“天猿”无人驾驶赛车,首次挑战人类顶尖赛车手。
就在同时,株洲职教城,搭载北斗系统的北斗云尚巴士,通过网络预约、算法匹配等方式,根据乘客需求合并顺路订单形成行驶路线,精准调度车辆,提供点对点出行服务,实现像网约的士一样网约公交。
株洲市天元区三门镇月形村,一辆无人驾驶收获机驰行在田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指导下,株洲建成首个无人农场,实现水稻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作业。
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功能,中车株机公司搭建列车主动防护系统,实现北斗技术在轨道交通主动防护系统应用落地,可代替传统信号防护系统,减少轨道交通防护系统投入,预防冒进事故发生。
全国首个“无人机+北斗”低空综合服务中心在株洲建成,首期推出医疗运输、快递配送、农特产品运输、巡检及应急物资运输场景5条低空航线。
株洲公安部门全国首创北斗+“三维实景”警用数字孪生平台,成功应用森林防火、海绵城市、应急救援、智能环卫、城市治理等领域。
近年来,株洲全面拓展北斗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大众消费领域的应用场景。截至目前,已规划北斗应用场景70多个,其中33个场景已建成投入使用。
不断突破,全国领先。今年9月,株洲“北斗短报文对讲终端”项目在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三届年会上获创新应用奖白金奖。业内人士说,株洲全域全场景北斗规模应用已走在全国前列。
赛德雷特是国内一流的微纳卫星整星制造商与空间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2022年入驻株洲,致力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民营商业卫星制造基地。通过两年努力,目前具备每年批量化研制150颗卫星的能力,填补湖南商业航天产业生态集群中卫星整星制造的空白。
同在湖南北斗产业园内的InSAR星座,是国内首个混合式雷达遥感卫星星座。目前已完成专项基金组建,预计2年内完成16颗卫星发射组网。
包括InSAR星座、赛德雷特在内,株洲已聚集北斗关联企业13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0家,初步构建从部组件研发、整星制造、星座营运到场景应用的北斗全产业链。
从无到有,由单一到链群,株洲前瞻谋划,动作频频,加快要素集聚,按下产业发展“快进键”。
今年5月28日,株洲挂牌北斗时空信息研究院,组建北斗产业发展的“参谋部、发动机、推进器”。
为解决产业融资问题,半个月后的6月13日,株洲市北斗产业基金成立,通过基金招商方式,促进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12日,株洲市北斗集团成立,锚定中部地区一流北斗终端服务和规模应用产业投资运营集团发展目标坚定前行。
同一天,株洲北斗湖时空信息科技园项目开工,致力打造株洲人才集聚的桥头堡、创新驱动的新引擎、智能制造重大创新的策源地。
今年来,株洲与中国星网、航天科技、中国兵器、航天宏图等头部企业高频互动,参与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时空信息产品研发赋能平台等重要方案编制,形成常态化沟通交流。主动对接北斗领域顶级团队,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哈工大校长韩杰才和杨长风、李惕碚、刘经南、郭仁忠等两院院士,先后来株洲把脉北斗产业发展,链接创新资源,在人才培养、校企共建、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一批合作成果。
到2025年,湖南省北斗应用终端推广安装量将超过100万台套(不含消费电子产品)。抓机遇、谋发展,株洲高标提出,全力打造北斗规模应用示范园区标杆城市。
近年来,株洲加速培育,逐步形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规模应用走在全国前列、营造了一流生态、构建了具有株洲特色的会展模式”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北斗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