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5
分享到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进入卫星遥感行业,推动行业的商业化进程。商业遥感卫星的发射和运营将更加频繁,为市场提供更多的遥感数据产品和服务。
随着高分辨率卫星、雷达卫星、红外卫星等技术的不断突破,卫星遥感数据的获取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卫星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等议题的日益凸显,以及智慧城市、精准农业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卫星遥感技术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卫星遥感是指利用人造卫星作为平台,通过遥感技术获取、传输、处理和分析地球及其周围环境信息的综合性行业。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卫星上搭载的传感器对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进行光学或电子探测,以获取相关信息,这些信息通常以图像的形式展现。
卫星遥感产业链包括上游卫星制造、中游数据运营服务、下游应用领域等多个环节。在上游卫星制造领域,分为政府主导投资制造与商业化投资制造两类。在中游数据运营服务领域,商业遥感卫星运营商数量不断增加。在下游应用领域,市场竞争者数量较多,但市场份额较为分散。
全球范围内,卫星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农业估产、城市规划、灾害防治等多个领域。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地球资源监测与管理需求的不断增加,卫星遥感技术的市场需求持续增加,特别是在农业、林业、水利、环境监测等领域。
全球遥感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参与者包括美国、欧洲、中国等国家的企业和机构。其中,美国在遥感卫星发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商用遥感卫星的占比接近八成。法国的Spot Image、美国的DigitalGlobe和NASA等也是国际卫星遥感市场上的重要玩家。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卫星遥感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我国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规模2022年已达2300亿元,经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初步测算和评估,我国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2023年的产业规模超过2700亿元;其中,直接效益超过500亿元,间接效益超过600亿元,带动效益超过1400亿元。数据显示中国卫星应用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市场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中国作为卫星遥感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在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内主要参与者包括中国卫星、航宇微、四维图新、中科星图、航天宏图等大型国有企业和少数商业遥感卫星企业。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措施,促进了卫星遥感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水平的进步。这些政策包括鼓励航天事业向产业化方向转变、推动遥感卫星商业化应用的发展等。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进入卫星遥感行业,推动行业的商业化进程。商业遥感卫星的发射和运营将更加频繁,为市场提供更多的遥感数据产品和服务。卫星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农业估产、城市规划、灾害防治等多个领域。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卫星遥感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卫星遥感产业链将呈现协同发展的态势。上游卫星制造领域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中游数据运营服务领域将加强数据处理和应用能力的建设;下游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综上所述,卫星遥感行业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增长的推动下,该行业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卫星遥感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