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NineGame)-官方网站

i1pcban.jpg i1pcban.jpg

新闻资讯

上天入地 陕西民营经济“破云出海”

2025-04-20 

分享到

  在陕西经济的大舞台上,民营经济已从“微不足道”成长为撑起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从商业航天的“星辰大海”到食用菌产业的“扬帆出海”,众多民营企业在三秦大地扎根生长,走向世界舞台。

  2024年11月11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颗卫星——“西光壹号04星”和“西光壹号05星”成功发射。它们由西安中科西光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西光航天”)自主研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西光壹号04星是我国首颗高分辨率点源甲烷监测商业卫星,其搭载甲烷相机、叶绿素相机和多光谱相机,是一颗具备甲烷气体监测以及叶绿素荧光监测,兼具碳源和碳汇双重功能的碳监测遥感卫星。

上天入地 陕西民营经济“破云出海”(图1)

  2024年11月11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光壹号04星、05星发射现场 受访单位供图

  “04星能‘看’清楚碳从哪里排放,算出减了多少碳、还有多少排放需要中和,填补了我国商业化‘双碳’监测卫星领域空白,将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工业排放检测、燃气泄漏检测、气矿勘探、碳汇评估和碳交易等领域。”中科西光航天董事长兼总经理秦静说。

  西光壹号05星则化身“生态卫士”,实时扫描秦岭植被与河流水质,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搭载高分辨率的高光谱相机和全色相机,可有效识别农业作物、病虫害,进行风险预警;对秦岭植被健康、覆盖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进行监测和分析,对渭河、泾河和灞河等河流开启“超级扫描模式”,精细识别污染物质,时刻“站岗放哨”。

  在空天产业信息中,卫星按照作用不同分为三大类: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

  目前主流的商业航天星座,大部分为遥感卫星。市面上的大多数遥感卫星均为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中科西光航天则采用了独家的高光谱遥感卫星。

  “高分卫星像高清照相机,而高光谱卫星更像CT机。前者输出的为高清照片,后者除了照片,还有图谱信息。”中科西光航天技术总师刘断尘表示,目前,公司在太阳同步轨道上布局了9颗中科西光航天的卫星,并陆续传回数据。这些数据具有高分辨率、高光谱精度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陕西有丰富的地形地貌,非常适合发展遥感卫星。”在陕北可以做矿山监测,例如甲烷气体排放;在关中,可以做农业监测;陕南,则可以做茶叶、中草药,秦岭也是一个丰富样本,可以进行火情火险的预警等工作。

  2024年10月,省发改委发布《陕西省培育千亿级商业航天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提出到2030年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聚力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高地。中科西光航天的崛起,正是陕西民营经济在政策引领下,迈向高端制造业的生动实践。

  “九游娱乐的游戏攻略有哪些?”

  “陕西要有自己的航天品牌!”秦静信心十足,今年中科西光航天将继续发射4-5颗高光谱遥感卫星,成为陕西省内“自运营卫星数量最多”的陕西遥感卫星产业龙头,以及国内高光谱遥感卫星“在轨数量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全国示范性企业。

  2022年7月,作为秦创原临空产业聚集区和开放合作示范区的空港新城,与中科西光航天正式签约,总投资15亿元,建设一个企业总部、两个卫星应用示范基地、三条卫星制造生产线、四个卫星数据平台、五个卫星应用中心,打造国内首个基于高光谱技术的卫星大数据应用中心,以及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卫星总装基地、商业航天创新基地与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未来,持续打造的“西光壹号”高光谱遥感卫星星座,最终将实现158颗卫星在轨星座建设规划,目标是建成中国最大、最全的高光谱遥感卫星星座。

  在商洛市山阳县,一家民营企业正通过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走向国际市场。

上天入地 陕西民营经济“破云出海”(图2)

  4月9日,和丰阳光食用菌产业园内,工作人员正在分拣打包海鲜菇(记者 袁晨 摄)

  4月9日,陕西元丰集团和丰阳光食用菌产业园内,工作人员采摘、分拣、打包,一派忙碌景象。

  作为陕西省食用菌链主企业,目前已建成10条整流域产业带、69个园区基地、3300个标准化大棚,年发展食用菌9000万袋,实现从菌种选育、菌袋生产到产品销售的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

  从房地产跨界进入食用菌产业,农业产业转型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8年前,元丰集团曾因技术失误亏损超3000万元。

  “起步阶段,由于缺乏经验,轻信所谓专家,在技术选择上走了弯路。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创伤。”董事长王耀亭直言,技术难题成为企业发展的“拦路虎”。

  为了解决技术难题,元丰集团与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食用菌菌种的选育与优化工作。

  成功驯化金耳、羊肚菌等珍稀菌种并实现工业化量产。通过野生菌株基因测序与定向培育技术,研发出耐高温、抗杂菌的改良菌种,使羊肚菌亩产提升40%,生物转化率突破65%。

  此外,企业面临着用工和专业人才匮乏的双重困境。当地农村劳动力以留守老人为主,难以操作现代化设备。“时常出现因为工人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影响产量的同时,修设备花的费用比买台新的都多了。”王耀亭对此颇为无奈。

  采用工厂化生产模式,通过引进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了食用菌的全年无休生产。

  “这种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产量,还确保了食用菌在最佳环境下生长,满足了市场对食用菌的全年稳定供应需求。”陕西和丰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传勇介绍。

  “九游娱乐的游戏攻略有哪些?”

  目前,公司已具备年产黑木耳菌袋4000万袋、海鲜菇1200万袋、平菇300万袋、滑子菇500万袋的生产能力,2024年销售额首次过亿。

  通过土地流转、务工薪金、自主经营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的双赢局面。据统计,带动当地直接用工2200余人,1.9万农户镶嵌在食用菌产业链上,户均年增收1.3万元。

  2024年底,元丰集团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120亩的山阳县食用菌产业园三期项目正式建成。构建了涵盖养菌、菌种生产、出菇、罐头加工车间的完整产业体系,实现了从菌种源头到深加工产品的一体化生产模式,填补了山阳县食用菌菌种生产市场空白,推动食用菌种植、加工以及市场销售向更深层次发展。

  “出海是品质的‘国际认证’。”王耀亭表示,目前生产的滑子菇系列罐头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出口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泰国等国家,三期产业园投产后年产值将达3000万元,未来计划拓展东南亚、中东市场,让陕西食用菌香飘世界。(记者 袁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