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NineGame)-官方网站

i1pcban.jpg i1pcban.jpg

新闻资讯

复旦新工科六大创新学院亮相

2025-04-20 

分享到

  随着4月18日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高质量建设推进会举行,至此,复旦大学今年重点打造的六大新工科创新学院已全部亮相。

  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未来信息创新学院、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这六大新工科创新学院有何亮点、如何建设?复旦大学建设新工科的后发优势是什么?听听各位“掌门人”怎么说。

  “怎么提升在九游娱乐的游戏体验?”

  3月2日,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开头炮”,在创新学院高质量建设推进会上,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明任院长。

  4月16日,复旦大学连开三场创新学院高质量建设推进会。会上,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未来信息创新学院院长、副校长周磊,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院长、副校长姜育刚,分别接过聘书。

  4月18日的两场推进会上宣布,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颉担任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院长,副校长汪源源担任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院长。

  这几位“掌门人”,无一不是学科领域的“大咖”。复旦大学建设新工科的决心和投入,可见一斑。

  “人才培养远比做科学研究更具挑战性。”刘明说,希望创新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能够将自己换位成“新入学的学生”和“有所期待的家长”,思考大学本科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生和家长对大学教师有什么期待和要求。

  赵东元表示,面对新工科“工程化、团队化、长期化”特点,创新学院将转变思维观念,从传统的理科思维转向发展以基础研究为先导的工程应用、强化大团队协作以及重视全过程的系统集成的工科思维。

  汪源源表示,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将大力进行有组织的人才培养、有组织的科技创新、有组织的改革发展。加快建设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方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全面实施培养模式改革,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急需,进行基础攻关。

  周磊介绍,未来信息创新学院将聚焦通信—导航—遥感、卫星载荷、空天态势感知、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需求,面向6G通信、空间互联网、低空经济、气象预测、三航服务等经济主战场开展工作。

  姜育刚表示,要从交叉融合角度入手,梳理、瞄准国家重点需求方向,以执行力和“必须解决问题”的工科思维,将理论转化为改变世界的生产力。唯有通过新工科融合科技和产业创新,才能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把“没有先例”变为“成功案例”。

  陈颉表示,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将接轨国际一流的生物医学工程教学模式,探索本研融通,强化校企合作,发挥学校信息、生物、医学等优势学科特长,优化学科结构,融合学科方向,培育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

  “怎么提升在九游娱乐的游戏体验?”

  复旦大学建设新工科有何后发优势?对此,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在学校2025年春季工作会议上,以“改革”为关键词做过交流。与传统工科强校相比,复旦大学发展新工科虽有短板,但也有后发的比较优势——

  一是理工交融的需要。发展新工科,本质是构建“从0到10”的系统创新能力。新工科的“新”,新在充分利用基础学科优势,从发达根系中长出新的树干。二是轻装上阵的便利。传统工科同样面临挑战,需要转型调整的力度可能更大。与很多学校相比,复旦大学在学科专业上关停并转减的任务小很多,主要是谋求高质量的发展。三是创新文化的孕育。新工科的文化本质是创新文化,发展新工科最需要构建的是创新生态,最宝贵的是基于“四个面向”激发解决前沿和实际问题的创造力。复旦开放宽容的文化土壤,更应有利于创新生态的培植。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表示,高质量推进建设创新学院,旨在服务民族伟大复兴所需,服务“第一个复旦”建设所要,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急。

  在他看来,新工科不是一般意义的技术和工程学科。复旦基础学科有很大优势,连接传统理科和应用场景,能更快更高效地把原创性颠覆性成果推向社会,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

  复旦新工科六个创新学院的建设方向,没有一个是按学科目录来定的,都是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连接基础研究与应用场景,要解决“一片”问题而不是“一个”问题。

  金力说,未来要走出一条“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贡献”的复旦新工科之路。

复旦新工科六大创新学院亮相(图1)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