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分享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 见习记者 卢健)“坐在婴儿车里的孩子、满头白发的老人,都是我们这里的参观者。”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综合办公室主任张晓磊这样说。7月19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参加“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时来到位于长春市的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当天,有1300多名参观者来到这里探秘商用卫星。
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由长光卫星建设,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当下,这个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周边市民假期出游的热门选择。2024年,该教育基地获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分为两部分:一是室内馆,即吉星楼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二是室外场所,即龙泽公园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张晓磊介绍说,室内馆建筑面积有5000平方米。行走在馆内的科普长廊,透过一扇扇窗户,可以看到下方卫星生产车间里一线科研人员生产制造、装调测试卫星的全流程。结合长廊中的实物模型及专业科普教师的讲解,能详细了解宇宙知识、航空航天发展历程、“吉林一号”卫星生产与应用情况。
龙泽公园航天科普教育基地由卫星地面数据接收站网、LED显示屏及科普画廊组成。参观人员可以直观看到地面数据接收站内部天线工作的真实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在更多青少年群体中撒播热爱航天的种子,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科普教育基地开设了20多门航天科普系列课程。例如《卫星应用诞生记》《卫星遥感成像技术》等科普讲座类课程,以及《手工火箭实验课》《手工卫星实践课》等手工体验类课程。此外,科普教师团队还走进各大高校、中小学校进行授课。
长光卫星把科普场馆和卫星生产厂区相结合,为参观者直观展示“吉林一号”高分系列、视频系列、宽幅系列等多种类型卫星大小、样貌。据统计,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自2018年开放以来,累计接待观众超过20万人次。2024年,接待人数超过9.6万人。
长光卫星是东北首家独角兽企业,是我国第一家集卫星研发制造、运营管理和遥感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商业遥感卫星公司。2015年10月7日,由长光卫星自主研制的“吉林一号”星座首组四颗卫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创造了国内多项第一。其中“吉林一号”光学A星是我国第一颗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成为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实践的开始。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贾宏光介绍,“吉林一号”卫星遥感信息已为农林、水利、环保、交通、金融、自然资源、城市建设等14个领域开展150多项类别的精准服务,先后为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高质量的遥感信息服务。在长光卫星的带动下,逐渐形成了涵盖千余家上下游企业的产业集群,国内航天信息产业初具规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我国第一颗引入红边谱段成像的卫星、我国第一颗以灵巧方式成像的卫星……目前,长光卫星创造了数十个全国“第一”,也正在创造更多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