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NineGame)-官方网站

i1pcban.jpg i1pcban.jpg

新闻资讯

【中国青年报】我国科研团队用卫星遥感技术量化全球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

2025-07-31 

分享到

  

【中国青年报】我国科研团队用卫星遥感技术量化全球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图1)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为方便科研人员全面快捷了解院级科技专项信息并进行项目申报等相关操作,特搭建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了解科技专项更多内容,请点击进入→

  “如何参加九游娱乐的社区活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实行“科教融合”的办学方针,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包括所、院、台、中心等),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高等学校。

  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2013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科大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努力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程天海研究员团队在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监测领域取得研究进展,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开发了一种精准量化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的新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对全球垃圾填埋场进行了系统评估。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7月2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

  据了解,垃圾填埋场是全球第三大人为甲烷排放源,约占全球人为甲烷排放量的18%,对其开展甲烷排放精准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甲烷排放监测主要依赖地面测量和模型估算,存在覆盖范围有限、精度不足、成本高昂等问题。该研究团队利用30米空间分辨率和10纳米光谱分辨率的遥感卫星,结合匹配滤波算法和积分质量增强法,识别并量化了全球范围的102个垃圾填埋场的甲烷羽流(气体从排放源释放后形成的一种羽毛状扩散结构)及其排放速率,共检出367个有效羽流,实现对全球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的精准量化。

  “如何参加九游娱乐的社区活动?”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以更高的时空分辨率统一量化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这是传统方法无法实现的。”论文通讯作者、空天院研究员程天海表示,“我们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垃圾填埋场的监测精度与广度,为全球甲烷排放监测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也有望为全球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填埋场的甲烷排放受管理方式影响显著,其中露天垃圾场的甲烷排放平均强度是卫生垃圾场的4.8倍。

  基于这一进展,该研究团队呼吁国际社会应加强完善垃圾填埋设施,同时建议建立全球卫星监测数据共享平台,以保障资源有限国家能够平等获取关键排放数据,共同推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进程。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程天海研究员团队在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监测领域取得研究进展,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开发了一种精准量化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的新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对全球垃圾填埋场进行了系统评估。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7月2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据了解,垃圾填埋场是全球第三大人为甲烷排放源,约占全球人为甲烷排放量的18%,对其开展甲烷排放精准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甲烷排放监测主要依赖地面测量和模型估算,存在覆盖范围有限、精度不足、成本高昂等问题。该研究团队利用30米空间分辨率和10纳米光谱分辨率的遥感卫星,结合匹配滤波算法和积分质量增强法,识别并量化了全球范围的102个垃圾填埋场的甲烷羽流(气体从排放源释放后形成的一种羽毛状扩散结构)及其排放速率,共检出367个有效羽流,实现对全球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的精准量化。“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以更高的时空分辨率统一量化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这是传统方法无法实现的。”论文通讯作者、空天院研究员程天海表示,“我们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垃圾填埋场的监测精度与广度,为全球甲烷排放监测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也有望为全球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填埋场的甲烷排放受管理方式影响显著,其中露天垃圾场的甲烷排放平均强度是卫生垃圾场的4.8倍。基于这一进展,该研究团队呼吁国际社会应加强完善垃圾填埋设施,同时建议建立全球卫星监测数据共享平台,以保障资源有限国家能够平等获取关键排放数据,共同推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