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4
分享到
新华社上海4月24日电 题:打造卫星批量化生产新模式——探访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新华社记者张建松、孙青在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微波暗室,科研人员进行批量化生产的卫星单机测试(4月18日摄)。
中国式现代化奋进者|从向外“众筹”到多方“求合作” 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研制团队创意无极限
图说: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研制团队部分成员在交流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大名”里带创新二字的“国家队”,“闯劲儿”是不会抹去的基因。上海张江,海科路。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进门便是一整墙吸睛的蔚蓝星空,上面满是使命各异的卫星。科学家们最初的打算,发一颗画一颗。
近日,“创新X”系列科学试验卫星的首发星——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完成变轨,通过搭载的凝胶绿色推力器将轨道抬高了7.5公里,将继续开展对太阳大气、空间X射线、伽马射线暴等宇宙物质的探测。
探索星辰大海,拥抱空间科学合作新范式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张永合|2024浦江创新论坛
“我们都是放风筝的人。”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的空天海洋先进科学与技术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张永合形象地将空间科学合作比作“放风筝”,他表示,“风筝”既是卫星梦的象征,也是合作的纽带。Part.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黄晓慧上天两年,44项技术得到验证,4项首次科学成果发布,仍有科研成果持续产出——这是我国首颗“众筹上天”卫星交出的亮丽成绩单。何谓“众筹上天”?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9月27日,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简称“微笑卫星”)工程通过评审委员会卫星正样研制总结评审暨卫星平台正样起运评审。这标志着“微笑卫星”工程已完成了国内的所有研制工作,进入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来源:【人民网】全球首张宽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天图、我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国际迄今最亮伽马暴、国产量子磁力仪首次全球磁场勘测……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卫星创新院”)研制的“创新X”系列卫星的首发星——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在轨频频传来喜讯。
实验室的故事|一箭多星是这样做到的!临港的这间实验室,创新打造中国自己的“星链”
图说:我国成功发射千帆极轨03组卫星 新华社 发 郭厚泽 摄12月5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刺骨的寒风中,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托举着千帆极轨03组卫星一飞冲天。 千里之遥,上海临港,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空间机构产品研制团队见证着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2024年,航空航天挺热。
8月6日14时42分,千帆星座首批18颗商业组网卫星搭乘长六改火箭发射升空。今天我们来了解:中国版“星链”——千帆星座。
蜂窝芯由一个个封闭的正六角形相连,形成了独特的蜂巢结构,蜂窝结构芯具有非常高的强度和刚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方面。今天我们来了解:商业航天“隐形冠军”之蜂窝芯材——奥星雅博。
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从2023年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总体方案中脱颖而出的“轻舟”货运飞船方案,经过第二轮择优最终胜出,获得工程飞行验证阶段合同。这个诞生于上海的“轻舟”脱胎于金桥临港综合区。
通常科学家进行科学观测时会用到大科学装置,或者选择将科学仪器通过卫星火箭升入太空进行探测。但是后者通过争取国家项目上天的机会“一票难求”。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光明日报记者 齐芳 常河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我国在卫星量子通信上迈出了人类第一步。2024年,中国的“量子星座”正在酝酿中,成功后,将能提供高效率的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服务。
记者 方卓然临港新片区正加快构建“从0到10再到100”的全链条、全过程科创体系。3月26日,在临港新片区科创大会上,一批高能级创新载体和创新联合体落地临港新片区,进一步丰富临港的创新生态。
第七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作为向各国记者展示国家和城市形象的窗口,2024年进博会新闻中心焕新升级,于11月3日正式启用。同时,中央广场西北侧的“石库门”建筑——第七届进博会上海馆,也对媒体开放探营。进博会上海馆对媒体开放探营。
书展直击|30种图书入选“上海好书”半年榜 将在钟书阁门店、悦悦图书网站展销
2024上海书展即将开幕,目前上海展览中心内已准备就绪。东方网记者项颖知8月13日报道:2024上海书展将于8月14日拉开序幕。今天下午,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市出版协会、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的“上海好书”半年榜发布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为抢抓研究生考试后求职关键期,27日下午,“躬耕笃行 履践致远”2025届毕业生春季综合招聘会在上海海洋大学举行。新民晚报记者了解到,这是临港新片区蛇年举办的首场校园招聘会。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用人单位摊位前人头攒动。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表示,经过两轮择优,2023年发布的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总体方案征集已经产生了最后的结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昊龙”货运航天飞机方案和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轻舟货运飞船方案双双胜出,获得工程飞行验证阶段合同。
8月13日,上海书展正式开展前一天,2024上海好书榜半年榜公布。澎湃新闻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上海好书”评选推介继续参照“中国好书”选书和分类标准,共选入2024年上半年出版的30种图书,其中主题出版类3种,人文社科类13种,文学艺术类5种,少儿读物5种,科普生活4种。
考研出分,上岸了吗?“研后”招聘紧跟,今年临港新片区首次校招8000岗位
2月27日,乙巳蛇年刚过了一个月。本周初考研出分,“上岸”与否已有眉目,于是春招在正月里早早而来。